图片新闻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学校举办2025春“益童成长”公益课堂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30

4月28日至29日,由校工会、校妇联牵头,联合人文学院、信智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团委及浙财“益”家人师生志愿者共同打造的2025春“益童成长”公益课堂如约而至。本次活动以“五育融合”为理念,精心设计“‘小财宝’看世界”等五大课程模块,吸引百余位教职工子女参与,“小财宝”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现代科技的启迪中,开启一段别开生面的成长之旅。


博物馆奇妙夜:在方寸之间看见世界

4月28日上午的“小财宝”看世界课堂上,文清小学林言宇同学与其父亲带来的《我们的博物馆奇妙之旅》主题分享引发阵阵惊叹。通过53家博物馆和纪念馆的珍贵影像,从良渚玉琮到越王勾践剑,孩子们在“镇馆之宝”的巡礼中触摸文明脉络。“原来青铜器也有‘身份证’!”当听到每件文物都有专属编号时,小朋友们瞪大了求知的眼睛。这场跨越五座城市的文博之旅,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跨界课堂:当医学遇见人文

健康小课堂上,钱松松医生化身“牙牙精灵”,用生动比喻揭开牙齿王国的奥秘:“鲨鱼的牙齿就像自动传送带,一生要换3万颗呢!”通过AR牙齿模型演示和“刷牙大作战”互动游戏,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了巴氏刷牙法。而在国情课堂上,人文学院贾芹老师携手国际留学生打造的“世界文化万花筒”更令人耳目一新——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与“小财宝”互动,多元文化在此碰撞出绚烂火花。

劳动教育:一花一世界

后勤服务中心的杨敏、杨军老师将劳动课堂变成微型植物园。“这是一种‘会吃虫子’的植物哦!它长得像挂着小灯笼的绿色藤蔓,每个‘灯笼’其实是一个 捕虫笼,专门用来抓苍蝇、蚂蚁等小昆虫。!”老师生动的讲解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多种植物及其特性。在制作多肉盆栽环节,稚嫩小手小心翼翼地填土、栽种,当一盆盆萌态可掬的“拇指花园”诞生时,劳动教育的真谛已不言而喻。

文化传承:穿越千年的实践体验

4月29日的国学课堂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人文学院董政老师以“礼”为轴,从周公制礼讲到校园礼仪。在传统文化实践环节,校党委副书记程爽亲自为孩子们正衣冠、点朱砂。汉服广袖轻扬间,程书记以“正”字为引,阐释“心正、身正、行正”的深意。随后,孩子们学习将吉祥文化融入手工,巧手制作非遗纸编小鱼;在AI写作课堂,用科技为传统故事插上翅膀,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在此完美交融。

据悉,由校工会、校妇联联合举办的“益童成长”公益课堂在杭州中小学春秋假期间开展,每次为期两天,活动采用班团化管理、项目化设计,通过构建“工会妇联搭台、学院赋能、志愿者参与”三维服务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势,为“小财宝”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选择。这项坚持11年的品牌活动,不仅以公益力量点亮民生“微幸福”,更为学校“新财经战略”实施和浙财“家文化”建设注入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