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浙江财经大学工会委员会!
dsfds

首页

3月29日,由校工会、体育部举办的“庆华诞 启新程”2024年教职工网球比赛在学校网球场顺利...
查看详情>>
3月27日,“浙财大感谢您”2023年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在下沙校区举行。校领导李金昌、程爽、...
查看详情>>

校文学联社2023冬季文学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12-11浏览次数:


茶香袅袅,从对联中赏文学之妙;笑语盈盈,于话语中闻生活之声。

1210日下午,校文学联社成员们汇聚在三沐咖啡屋,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之约。本次文学交流会由人文学院虞越溪博士主讲,文学联社社长吴智斌老师、秘书长袁慧兰老师、以及其他热爱文学的老师们一同出席,伴着悠扬茶香,虞老师将古今名联之韵味娓娓道来。

IMG_1529IMG_1530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一字一句,一平一仄,承载着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更凝聚了中华文化在语言上特有的魅力,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浪漫。

IMG_1544

交流会伊始,虞老师向大家介绍,“对联有六相,首是字句对等。”通常情况下上联字数是相等的,但也有这样一副有趣的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它的上下联字数并不相等,乍一看形式上并不符合对联要求,再细读却自有一番深意回荡其中,“对不齐(起)”的背后正是作联者站在人民立场对袁世凯无声的控诉。

次是词性对品,日对月,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相对的字词之间要有相通之处,以将原本孤立的上下联巧妙地连为一体。接着,是语法结构的相称与一频一顿节奏的相应。除此之外,平仄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现代汉语里,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为方便大家理解,虞老师举联:

云带钟声穿树去

月移塔影过江来

为例。此联上下联平仄相反,上平下仄,相互交替,读来犹如蹄花踏雪富有节奏又充满意境,引得在座的各位连声称赞。

内容关联则是对联六相中的最后一项。“对联”之所以称之为对联,不仅要“对”还得“联”,只有内容相当,彼此之间照应、贯通,才能算得上是一副合格的对联。

当然,对联可不仅仅只有一张严肃的面孔,在规整正式的对联之余,也存在“无情对”,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但是,诸如此类的对联多用来调侃打趣,作玩笑似的听听,不失为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

六相是入门,在正式实操前,大家还需跟随虞老师的脚步了解对联的六禁忌:忌合掌、忌重字、忌失对、忌上重下轻、尽量避免合音,以及对联的作法——正反相对、虚实相对、修辞对联等等。所谓作法,不论是巧妙的回文还是古朴的用典,都是为咏物抒情,展现对联魅力的一种工具亦或是手段。牢记禁忌,熟用技巧,我们离做出一副合格的对联又近了一步。

我们学习对联不能仅仅停留于纸面功夫,更要于生活中找寻对联痕迹。在杭州灵隐,南宋末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题道: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在游玩中,与这样一副对联的不期而遇,让游者在感知自然的同时,配合以文字感受更大的震撼。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察觉优秀传统文化留下的点点滴滴。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欣赏和学习,众人终于来到了紧张又有趣的对对子环节,虞越溪老师抛出上联“山清水秀”,众人瞬间来了兴致“鸟语花香”“人杰地灵”……大家奇思妙想,虞老师也对大家给出的下联从平仄和词性角度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分析;然而上一题余韵未散,下一题“春棠经雨放”又让大家伙陷入了头脑风暴,纷纷展开交流探讨,气氛热闹活跃。

IMG_1500IMG_1534

最后一道巧妙的对联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中落下帷幕。掩卷凝思,感触颇深,回味无穷,在如此和谐愉快的氛围之下,袁慧兰老师提议:“大家都来讲讲和对联的两三事吧!”杨巍老师回忆起了年少时每逢过年过节,爷爷总是坚持自己买来红纸,研墨,写对联,晾干,然后心满意足地贴在大门上;吴智斌老师则由对联想起年少时光,想起沉迷于文学小说的日子……大家也纷纷表示此次与对联文化的深入接触使他们受益无穷。

IMG_1524IMG_1489b43ef0f0eb428b95bc793136734753fIMG_1542

对对子并不易,需要很深的文学根底和智慧。一副精美的对联,除了文字上面的对仗各种修辞外,还要有思想意境,耐人寻味,使人会心一笑。这是对联的独特魅力。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如此灿烂的文化,更加需要被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本次文学联社活动圆满结束。